人体口腔微生态系统极其复杂而完整,正常生理状态下,定植于口内不同部位的微生物通过相互拮抗、竞争或协同,并与寄居的宿主之间相互作用,保持了口腔内环境的动态平衡,从而保障口腔健康。那么武汉口腔医院介绍口腔问题的成因。

1、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的构成关系
口腔微生态系统的缓冲能力毕竟有限,一旦这种平衡被某些因素打破,部分正常微生物群则会转变成条件致病菌,导致宿主产生相关的口腔疾病。口内微生物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,目前,龋病、牙周病等的预防和治疗主要依赖于机械去除细菌。而通过对微生物进行深入研究来防治口腔疾病,传统的口腔微生物研究集中关注于与疾病相关的病原体,如变形链球菌、牙龈卟啉菌、伴放线杆菌等。相对于单独的病原体,观察微生物群落可能会更好地解释口腔疾病发生的原因。阐明人类口腔的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的构成关系十分必要,这将会成为防治口腔疾病的新型工具。
2、口腔微生态常驻菌群
患牙周炎的口腔环境与罗氏菌属、弯曲杆菌属、巨球菌属等具有关联性,这些菌属丰度的增长可能促进了牙周炎的发生发展,可能是牙周炎的致病菌。而节细菌属、孪生菌属等与龋病呈正相关性,孪生菌属则常被发现与龋病相关,乏养菌属、颗粒链菌属、乳杆菌属等则与牙周炎负相关,乏养菌属和颗粒链菌属是口内常驻菌群,对营养需求较高,对于其在口腔微生态中扮演的角色。
乳杆菌属则被公认为是龋病的致病菌,而纤毛菌属、噬碳酸菌属、牙龈卟啉菌属、产线菌属、密螺旋体菌属、放线菌属等则与龋病呈负相关性,这些菌属大部分已证实与牙周炎的发生密切相关。部分致龋的菌属在患牙周炎的口腔环境中丰度却相应的降低,而部分致牙周病变的菌属,其丰度在龋病组亦减少,武汉口腔医院认为这也许就是龋病患者牙周炎发病率低,而牙周炎患者患龋少的原因。